|
![]() |
本周LED行業,新三板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,要問為什么?掛牌僅兩個月的新三板公司--奧其斯如有“神”助,一夜宣布獲得近87億元超級大單,賺足眾人眼球,平地硬生起了一陣驚雷。
筆者查閱資料,奧其斯2015年共實現營業收入4.4億元,凈利潤5000萬元左右,若按成績而言,可以列入“優等生”行列。
實際上,在此前通過新三板的分層方案調整,收入、盈利規模成為硬性指標后,如奧其斯這類營業收入可納入“億元戶”的并不多。
據2015年年度報告披露數據顯示,最終,營收過億元的新三板LED企業鎖定在31家,占整個企業數量的約1/3比例,其中包括有康銘盛、奧其斯、創一佳、九洲光電、晶科電子、光莆電子等營收較為突出的企業。
數據統計,2015年新三板LED企業營業收入在5億元以上的新三板LED企業有1家,為康銘盛,營收約為9.1億元;營業收入在4-5億元的有2家,分別為創一佳、奧其斯;營業收入在3-4億元的有3家,分別為九洲光電、元亨光電、晶科電子。
可見,“億元戶”作為新三板LED企業的金字塔頂端,其業績真正能夠與主流品牌比肩的數量并不多。
同時,從“利潤率同比增減”來分析,新三板LED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企業占比67%。其中,增長率排名前四的為華夏光彩(2436%)、恒星高虹(2298%)、達倫股份(1434%),瑞騰科技(1035%)。
而在新三板LED企業“億元戶”的統計中,71%的企業在過去的一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,首位領跑的還是“華夏光彩”。
暫且不說奧其斯的87億大單爭議與否,或許人家真有兩把刷子,我們還是來談談創新層吧!這周四,亞成微發布訊息,順利成為第一批進入創新層的企業,大家都前赴后繼殺向此“戰場”,說明創新層還是魅力無窮。
據專家分析指出,隨著分層制度的落地,廣大的LED企業必須知道三件事:1、創新層門票不是永久有效;2、沒有免費的午餐,創新層是把雙刃劍;3、分層的意義是為后續創新鋪路,跟流動性沒半毛關系。
(來源:高工LE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