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科技浪潮風起云涌的當下,半導體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可能引發行業的變革。根據SemiVision報道,近期,富士康在硅光子學論壇上的一系列動作,吸引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,其在MicroLED技術領域的布局,正為光通信和AR顯示市場帶來新的想象空間。
技術突破:μ - LEDs開啟光通信新可能
在硅光子學論壇上,富士康重點介紹了使用MicroLED陣列進行芯片間光通信的概念,并將其技術稱為μ - LEDs,強調該技術與封裝平臺靈活集成的潛力。這一技術突破意義非凡,不僅為高速可見光通信(VLC)、芯片間(D2D)光互連及硅光共封裝光學(CPO)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,更為未來光通訊的商業化開辟了全新道路。
富士康官網顯示,其研究院半導體所研究團隊攜手臺灣大學以及沙特國王科技大學(KAUST)研究團隊,成功攻克多波長μ - LED技術難題,實現高速可見光通訊與芯片間(D2D)光互連。這一成果獲得了國際頂級光電會議CLEO 2025的接受發表,彰顯了該技術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和認可度。
隨著高效能運算、AI及數據中心需求的迅猛增長,傳統電子互連技術在頻寬、功耗與延遲方面逐漸陷入瓶頸。而GaN基微型發光二極管(μ - LEDs)憑借高亮度、低功耗及高速開關等特性,成為可見光通訊(VLC)、芯片對芯片光互連及硅光子共封裝光學(CPO)的理想解決方案。
μ - LEDs適用于超高分辨率顯示、智慧穿戴、高速光通訊及異質整合芯片等多個領域,預計將成為下一代高效能運算與光通訊的關鍵技術。富士康的研究采用半極化外延技術制作藍光與綠光μ - LEDs,并為黃光與紅光μ - LEDs設計應力釋放層,有效減輕量子局限史塔克效應(QCSE)。通過mesa設計、C型電極、原子層沉積(ALD)鈍化及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(DBR)等一系列技術手段,進一步優化了元件性能。
在實際測試中,藍光μ - LED以DMT調變技術達7.12Gbit/s傳輸速率,綠光達5.36Gbit/s,黃光與紅光μ - LEDs利用QAM - OFDM技術,分別達3Gbit/s與2.25Gbit/s。在短距離自由空間光傳輸測試中,RYGB μ - LEDs展現出優異的色彩與數據傳輸性能,其色域圖也顯示出在顯示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。
應用拓展:D2D光互連與CPO的強力支撐
在D2D光互連與硅光子CPO應用中,μ - LEDs與硅光子芯片緊密結合,提供高頻寬、低功耗的光學互連方案,有效提升了數據中心的數據吞吐量。結合波分多工(WDM)技術,μ - LEDs能夠支援多通道并行傳輸,進一步增強傳輸容量,為下一代通訊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AR顯示市場:攜手Porotech布局新賽道
除了在光通信領域的探索,富士康還將目光投向了MicroLED在AR眼鏡市場的應用。其與Porotech展開合作,整合了Porotech在氮化鎵(GaN)技術以及富士康自身MicroLED晶圓制程的優勢,提供封裝、光學模塊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,以滿足微型顯示芯片以及AR眼鏡的生產需求,為全球AR與微型顯示技術的發展注入新動力。
按照雙方合作內容,富士康將加速布局AR與MicroLED技術應用,并計劃在臺中建立MicroLED晶圓制程產線,預計明年第4季投入量產。富士康表示,看好未來AR市場的發展前景,新廠的啟用將加速臺灣在AR眼鏡與MicroLED技術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富士康在MicroLED技術領域的布局,從光通信到AR顯示,展現了其對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力和前瞻性。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的逐步拓展,富士康有望在這一新興市場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,為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。投資者和相關企業也應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動態,把握潛在的投資和發展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