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我國led顯示屏行業正在進入深度調整期,企業經歷產品同質化、產能過剩、低價競爭、微利、倒閉潮、并購潮等行業的重整和洗牌。自2012年小間距LED成功突破點間距的限制以后,經過4年多的發展,規模快速擴張,表現為價格高,利潤大,應用領域廣泛,直接與專業大屏市場的DLP和LCD產品競爭,使led顯示屏行業成為最為重要的細分市場之一。
尤其2015年,全球經濟低迷,需求下滑,led顯示屏行業進入寒冬。小間距LED作為顯示屏行業的新“藍海”,吸引越來越多的顯示屏企業加入,同時也引起業內廣泛關注。《小間距led顯示屏行業及應用價值研究報告》,對整個led顯示屏行業及小間距LED市場運行特點、產業鏈、競爭產品進行深度剖析,發掘小間距LED主要痛點、未來增長潛力及應用趨勢,報告供政府機構、小間距LED行業、投資者等行業領域人士參考。
自2012年P3、P2.5正式進入市場,led顯示屏進入小間距LED時代。2013年P2.0、P1.8、P1.5、P1.4、P1.2產品層出不窮,迎來發展元年,替代DLP趨勢明顯。從規模來看,銷售額2012年3億左右,2013年達到8.8億,2014年達到16.9億元,增長92.2%,2015年銷售額將達到25.8億,較去年也有50%以上的提升。可以看出,小間距LED已經成為led顯示屏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。
小間距LED最重要的部件就是封裝器件,而封裝器件的性能程度50%取決于芯片,50%取決于封裝工藝和輔助材料。在小間距LED產業鏈中,上游LED芯片質量對下游封裝環節或終端產品的質量有較大的影響, LED芯片對一致性、穩定性、光衰等指標的要求較高。
總體來看,小間距LED產業鏈已經成熟,隨著上游國產芯片和封裝廠商技術的提升,國產燈芯的小間距LED產品穩定性提高,成本將迅速下降,小間距LED價格瓶頸逐漸弱化。
小間距LED技術難題仍然存在,尤其是首行偏暗、灰階跳變、低灰偏色、低灰不勻、高反差退化問題,雖然各廠家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,而板卡問題較難突破。但是小間距LED要求同樣高的分辨率,需要付出更大的面積,更高的價格。與LCD相比,小間距LED單點分辨率達到1080P,間距要在0.47mm左右,而即使是110”達到FHD效果,間距需要達到0.63mm。對小間距企業來講,無論是產品穩定性還是價格,都有較大的難點。
從應用來看,小間距LED憑借無限拼接的優勢,在高端領域形成對DLP產品的替代,包括控制室和視頻會議;視頻監控和展覽展示方面,液晶拼接是最大的強敵,尤其是監控,近距離觀看對小間距LED應用不利,壓力較大,而展覽展示領域,小間距LED產品優勢將會充分體現,但價格相對液晶拼接明顯較高,高端需求可以關注。
同時,LED小間距產品價格逐漸親民化,刺激市場需求。未來在國防、政府及公共服務、交通、廣電領域空間大,有待深耕。同時,公共場館、廣告媒體、酒店租賃等領域,隨著小間距價格的下降,也會有較大的應用。
通過對小間距LED產品優劣勢,價格,以及其他綜合因素(包括產業鏈成熟度,企業分布,應用廣泛性,技術壁壘,行業成熟度等)的評價,在城鎮化、互聯網+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下,小間距LED市場將會充分展示其優勢,在大屏幕拼接領域,與DLP 和LCD產品強勢抗衡,加速滲透。未來5年,國內大屏幕拼接市場銷售規模累計在550億,而屬于LED小間距產品潛在市場規模達到172億,到2020年LED小間距滲透率將從2015年的21.7%提升到36.1%,有很大增長空間。
綜上,小間距LED將led顯示屏行業引入“小間距”的大時代。目前小間距LED產業鏈已逐漸成熟,芯片和封裝的國產化率提高,成本和價格的下降成為趨勢,小間距LED未來少數企業獨大的格局將不會持久,技術創新和資金實力仍是企業的重要保障。